建筑知识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一位杰出的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成长启示—陈荣华

陈荣华先生 《 筑迹》封面 从尾声说起 陈荣华先生的《筑迹》一书,堪称是“一位杰出的当代中国建筑师成长史”,读后给我的启示很多。 该书的“尾声”中,陈先生引用同窗好友韩礼成君写给他的打油诗经他手改后的增删版: 运交华盖欲何求/才得翻身又碰头。/长安赤脚过闹市/冶院月光催白头。/最是令人可笑处/“反动学生”本“中农”。/阶级斗争残酷事/文革自保踏征途。/毕业“接受再教育”/手持画刀涂贼酋。/冶院辗转十八载/终归建筑学以用。/半路出家需胆量/祸福相依凭功夫。/职场征战苦作乐/小有斩获喜还忧。/奖项林立多水分/我重“入史”立“规”功。/欲离苦海逍遥乐/老天不公添病愁。/痛苦能耐便是福/期许伴君作悠游。 这首打油诗经陈总手改后的增删版,堪称是一位杰出的当代中国建筑师成长史的“压缩版”。 我称陈总为“杰出的当代中国建筑师”是有着确凿证据的。此诗只是证据之一。另有该书第209页的照片(见书中图1:重庆CBD核心区“鸟瞰新重庆图”),图中便有八组陈荣华创作的建筑作品为证:英利国际金融中心、重庆世界贸易中心、海逸酒店、“纽约,纽约”、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分行、重庆洲际酒店、长江实业写字楼、重庆大都会广场。 慈母润物细无声 母亲是一个人的根。无论从生物基因“胎教”上讲,还是从问世走入社会、职场的成败得失而言,母亲无疑都是一个人降生后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老师。陈先生至今对慈母润物细无声的家教念念不忘,他的多次回忆读之令人感动: 母亲用他润物细无声的办法,通过她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比如讲“人穷志不穷”“人穷水不穷”“人穷习不俗”开始。她坚持让我们六个子女,都要进校读书,对于那时一个农民家庭,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除非是大冷天,她要求我们每天都要洗澡,饭后和睡前,都要把地面和桌椅清洁一遍。为了不让我们乱放东西,她在墙上的适当位置,贴上“镰刀”“斧头”,“簸箕”“扫把”,以及“书包”“算盘”之类的字条。母亲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比如补衣服,对于补丁的颜色、样式,她都要斟酌再三,针脚细细密密,穿上之后,妥妥帖帖,所以我们家的孩子出去,总比其他人家显得整洁光鲜一些,引来羡慕的目光,我们也因此暗暗得意。 执著一生的绘画情结 陈总执著一生的绘画情结,也是在母亲的影响下开始形成的,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 我从小喜欢画画,追根溯源,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在农闲的时候,母亲会做一些刺绣,主要是绣在帐幔、枕头、被面和鞋面。绣之前少不了要用粉块在面料上画出“花样”,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我常常忍不住学着涂鸦,母亲则加以鼓励。偶尔舅舅来家探亲,也会画些动物花草哄我玩,就这样,养成了我对美术的兴趣。比如到庙里烧香,我会对菩萨的塑像和墙上的壁画看得出神。记得我二年级“大考”得了“头名”,老师奖励我两毛钱。母亲问我怎么用?我就去买了一把小铁锤和几把錾子,在我家屋的岩壁上凿菩萨,这大概是我平生第一次的“艺术创作”。 鉴于此,我在收到陈总此书后,回他的微信中说,您的回忆引起我许多回忆,“您是由两角钱起步的建筑艺术大师”,所以让我肃然起敬! 恩师无数,朋友海多 当告诉作者我读此书时感觉他确实“恩师无数,朋友海多”时,他非常同意,谦虚地回我微信说: 这倒是事实。除了学校的授业老师外,在职业生涯中,直接受您和许多其他大师的教益,包括程泰宁、何镜堂等,他们的文章作品,以及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建筑高峰论坛中的同台演讲,也受益多多。至于朋友,除了各种场合中接触的市内同行外,与我合作的青年建筑师们,我也和他们保持着亲密的友谊,从中也会获取营养与活力。 对待父母、恩师和朋友的态度,是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品位的试金石。现在有不少人羡慕别人的“关系”多,把人缘和关系称作“金牌”,其实往往是从实用主义出发,难怪“人走茶凉”“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象屡见不鲜。陈总绝非此等角色。半个世纪前的恩师他都挂在心上,为了朋友他常常能“两肋插刀”。书中的几件事给我印象很深: 一次是,1963年“十一”前,他听说刘鸿典先生要动笔了!赶紧跑出去。看画稿上已有一层淡淡的底色,已经开始画天空。蔚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云朵的底部被夕阳的余晖染成金黄;渐渐地,接近地面的天空,也变成了暖色。地面将就底色,只是在柏油马路上铺上一层紫灰,在尽头处,消失在与天相接的视平线上。趁着底色未干,远景和中景的物体也被渲染出来。紧接着便是分出主体建筑的阴阳面。暗面和阴影也用湿画法画出深浅与冷暖。“暗部是周围的景物,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但它永远强不过亮部,因为那里的细部更加清晰、更加精致!”刘先生望着画面说。 陈荣华先生当年便是这样认真地作学生才得到真传,后来有了画建筑渲染图的硬功夫。 另一件事是,他设法为遭毒打致死的中学同学杨树清出了一口冤气的事。 最值得借鉴的是,他从1986年起,曾“结缘重庆人民大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