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上海·建筑可阅读”系列 | 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

设计亮点

◆ 建筑的外围护体系采用了印刷玻璃的建筑双层幕墙,总体外形宛如一个“水晶盒子”。

◆ 建筑入口采用向内推进式的设计,创造可供举办开放式展览的半室外空间,让市民生活与艺术氛围紧密相连。

上海自2016年以来开启了一系列重大文化设施国际建筑设计项目,形成并带动起一大批文化与公共建筑设施。其中就有今年新建成的位于浦东新区锦绣路的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

该中心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锦绣路与高科西路的交叉口,北邻浦东图书馆和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东面毗邻锦绣文化公园。建筑用地平方米,主体建筑的东西长127米,南北宽69米,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同时包含了地下两层总计217个机动车停车位。地上建筑共有四层,其中首层为开放式展厅,二层是公共艺术展厅,三层融合了城市规划展示厅和多功能厅,四层作为研究和办公区域,屋顶设置有景观绿化和观览步道。建筑的外围护体系采用了印刷玻璃的建筑双层幕墙,总体外形宛如一个“水晶盒子”。

这个建筑在功能上集成了城市的公共艺术体验、文化空间、艺术教育、知识普及、规划展示、研讨会议等于一体。用艺术的主题介入建筑和城市,使艺术成为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纽带,将成为浦东新区城市模型与公共艺术展示的新居所和“城市会客厅”。

通过阅读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建筑作品,看到的不仅是简洁而理性化的空间表达形式,同时是设计之外对艺术、文化、社会与人在氛围关系中细腻的记忆与情感处置。建筑历史与理论家戴维·莱瑟巴罗与理查德·韦斯利在《三种文化生态学》一书中提到:“文化生态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日常概念,环境与文化具有互惠和完整统一的关系,文化样态无法以概念化的方式适应不同生态类型,而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下不断整合历史叙事、文化规范以及个人表达从而具有整体意义。”

作为有温度的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非常重视艺术与建筑的关系,艺术与城市的融合。公共艺术和户外装置艺术进入城市街道、滨水空间,不仅蔓延到广场和公共场所,也进入建筑内部,把认识建筑空间转变为认识城市与艺术。艺术成为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媒介。

上海“2035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了上海作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及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新落成的文化设施逐步推动上海建设成为“人文之城”,培育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和富有创意的城市文化空间。建筑、空间与公共艺术成为带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塑造上海整体形象、促进公众参与和体验的新城市文化策略。用艺术更新城市,通过文化建筑诠释城市更新的艺术,进而认识上海城市更新与文化发展的内因基质。

公共艺术与城市:让城市成为包容文化、场所和空间的艺术

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展览和科学论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地推动了城市更新与建筑的进步。公共艺术可以推动各个区域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展览,也是城市广场、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和城市雕塑的发展契机,其超越了传统展示方式,超越了建筑、空间和艺术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地标。

缘起于西方文化背景的公共艺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城市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最著名的城市事件如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当时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城市美化来建设一个梦想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之后,受到城市规划、艺术政策和消费文化的刺激,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公共艺术基金或公共艺术机构来开展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文化艺术环境。早期的公共艺术如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大型抽象雕塑,之后在1990年代又逐渐兴起了的“新类型公共艺术”等,公共艺术品具有多元化和开放的表现形式,既满足了城市对美的需求,同时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场所使各阶层的民众都能享受自然与身心愉悦。

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坐落在锦绣文化公园的边缘,与公园其中一个主入口相邻。建筑的西边接邻河道并朝向新的城市空间,与轨道交通7号线锦绣路站的2号出口、一个小汽车落客区和公共汽车站相邻。建筑地理方位充分考虑游客和行人进入公园的人流路径,为此提供了绝佳的空间体验方式。建筑首层被设计为开放性公共空间,行人在流线上经过广场、建筑和公园,新建筑在此流线上形成开放性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