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
    主页 > 综合新闻 >

故宫的建筑为什么都和九有关?古人为什么看重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拥有非常多著名的古建筑。教科书上写的,北京的故宫、天坛,济南的趵突泉,杭州西湖,敦煌莫高窟,四川九寨沟等等。
作为一名中国人,一辈子都不见得有机会能把中国的名胜古迹走完。
当然,去这些名胜游玩的时候,如果单纯只是走马观花,那就太单调了。如果能懂一点历史文化,便参观的时候,边领略古人的内涵和雕琢,那绝对是一件幸事。
北京的故宫,绝对是网红的名胜。近年来,故宫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互联网之上,让网友看到故宫可爱的一面。
不过,很多人对故宫其实并不了解,故宫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很多东西跟数字“9”有关,你知道吗?

礼制的要求
故宫的房间,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
三个大殿,高度都是九尺九;
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
宫殿和城门上的门钉,横九排,竖九排;
宫殿内的台阶九级,或者是九的倍数;
总之,故宫的一切,都离不开九这个数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表面上看,或许是古人对九的崇拜,其实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礼制。古代儒家思想就特别讲究礼制,《论语》里面说,礼是一种社会秩序,用来分辨社会等级的高低贵贱,也用来区分关系的亲疏远近。
社会上有身份高贵和身份低的人,礼这套制度,就规定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该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来生活。

礼制的规定,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供奉祖先的家庙,按照《礼记》的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从皇帝到士,地位不同,家庙的数量也不同。至于普通的老百姓,不允许有家庙,自己在家供奉就可以了。
祭祀也一样,《公羊传》注解: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元三。也是根据地位高低,逐渐递减。
办丧事,《礼记》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至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身份高贵的人,埋葬还更费时间。
《周礼》中记载,朝拜天子时,各个官员爵位不同,行的礼数也不同。比如穿的衣服,举的旗帜,乘坐的马车都不一样,而且朝见的位置是宾主之间相距要九十步。
这套完整的礼制,把各个低等级的衣食住行,布置得非常清楚,所有人必须活在这套制度,遵守这些规定。

故宫与九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建筑,在明朝和清朝,各个等级的房子该修建成什么样,都有严格详细的规定。
《明史》记载: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清朝的《大清会典事例》,也把各个等级的房子尺寸、数量说的很清楚。故宫这些和九有关系的建筑,也就是按照这种规定来的。
比如故宫门上的门钉,按照规定,皇宫用纵9乘横9,总共是81颗金钉。亲王府是9乘7共63颗门钉;贝勒府是7乘7共49颗钉;一般的官府是不允许有门钉的。

这一套数字,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突出了皇帝的权威。
那为什么要选择九呢?不可以是七或者八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对“九”这个数字非常看重。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
一到十这个十个数字,九是最大的阳数。人们常用九来表示最高,比如九霄云外。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九又是最大的阳数,二者之间,自然就有一种对应关系。
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也总是把自己和九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比如有的皇帝一年九次祭天。
而在《易经》里,从下往上数,第五爻的爻辞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所以飞龙在天,圣人有龙德而飞腾至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