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的建筑情缘
1925年的某天深夜,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馆里,两个学生仍在聚精会神地画着建筑水彩的课程作业,一遍遍地重复渲染着图纸。那个男生是建筑系里有名的才子,女生虽然来自隔壁的美术系,却做着建筑系的作业,原因是学校里担心女生熬夜绘图多有不便,就没有同意她加入建筑系的申请。他们就是民国史上有名的建筑伉俪——梁思成,林徽因。
他们的结合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是志同道合,伉俪情深。1924年,两人一同出国深造,梁思成选择了跟林徽因一样的建筑学,而林徽因却因宾大的规定只能进入隔壁美术系修读,可在美期间,她却几乎选修了全部的建筑课程,甚至成为建筑系的助教。在他们于宾大就读的第二年,梁的父亲梁启超来信告诉他们一个悲痛的消息:林的父亲林长民因东北战乱不幸身亡。他在来信中告诉儿子:''徽因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慰,就只靠你。林叔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女儿,更加你们两个的关系,我从此以后,把她和思庄一样看待。''在梁的安慰劝解下,她放弃了回国奔丧的计划,留在美国继续完成学业。
1928年,梁林回国,他们选择了在东北大学任教,开设建筑系课程。当时的东北大学由张学良亲任校长,力图振兴东北,消弭邻邦野心。他们仿照宾大的模式在东北大学开始授课讲学,这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建筑系之一,之后他们还邀请宾大的同学陈植,童雋以及麻省理工毕业的蔡方荫加盟,甚至成立了''梁陈童蔡''建筑事务所。事业开始蒸蒸日上。第二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为了纪念刚去世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他们给孩子取名再冰。
1931年,梁思成决定研究中国建筑历史,创建中国建筑体系,为此他放弃了当时繁荣的建筑设计市场带来的丰厚利润,他加入了旨在研究中国建筑的营造学社,任法式部主任。他们从故宫入手,通过老工匠和实地的考察研究写出来《清代建筑则例》。当时日本对中国的建筑考察虎视眈眈,而国内古建筑的破坏却极为严重,我们自己的考察研究已经刻不容缓。他们从蓟县独乐寺考察开始,到正定隆兴寺的转轮藏阁,再到河北宝坻广济寺,山东泰安的岱庙,最后进入山西,由应县木塔,到五台山,最后发现了那佛光真容禅寺,这是中国古建筑第一瑰宝,是发现的第一座唐构。那种欣喜,使他们早已忘却这旅途的艰辛,汗水。
而在他们发现佛光寺的同时,在北京,''七七事变''爆发了,他们被迫开始流亡,而此时,林徽因就要面对她人生中的种种折磨苦难。他们流亡到长沙,生活里充满的是糟糠,还有不时的防空警报,他们一路向西南走去,一直走到了昆明定居,可是随后营造学社和史语社入川,搬到了李庄,在这里他们度过了抗战里的六年时光,但是在李庄,林徽因肺结核爆发,重病缠身,一卧不起,却在床上躺了六年,甚至连庄里都没去看过。梁思成则一直忙于编修整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甚至在病榻上的她还收到了弟弟林恒和在路上相识的那些航校学员陆续为国捐躯的噩耗,那些学员把自己最爱的西洋唱片和留声机都留给了他们。
终于等到了抗战胜利,他们回到北京应邀组建了清华的建筑系,同时梁思成去到美国讲学,他整理了寄到美国校订的中国建筑史手稿,带回了中国。解放战争之后,他们同多数清华教授一样,选择留下来建设新中国。这之后由英国伦敦大学毕业的陈占祥和梁思成参与了新中国的北京城规划工作,提出了著名的''梁陈提案''想要保留老北京城,这座自中古时代世界唯一留存至今的城市,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行。林徽因则忙于设计国徽,设计人民纪念碑,呕心沥血,操劳过度,疾病也积重难返,于1955年4月1日离世。而之后的梁思成受到文革影响,也渐渐离开了他心爱的学术,专注整理以前的研究,也于1972年悄然离世。
世人谈起梁林,总是惊叹于林的曼妙身姿,典雅气质和关于她的种种爱情绯闻,殊不知,年少情窦初开,可到成熟时却该不再囿于爱恋,而明确人生方向,知晓人生乐趣,民族大义,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徐志摩带她在欧洲领略了浪漫的世界,为她打开了艺术的大门,而老金,则是她一生至交,乐趣相投,患难与共,只有梁,是她逐梦路上时的同伴,人生坎坷时的依靠。他们得知收藏的所绘图纸被地下积水冲刷,梁三尺男儿,潸然泪下,徽音在床上捶胸痛哭,看着战火纷飞的川滇,想着千里之外古寺的安危,看着北京城墙被拆,宛如割肉。民族危难,国家危难之时的这对柴米夫妻,却还是有着这样的家国情怀。他们对中国建筑的贡献,对民族文化的贡献,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