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
    主页 > 综合新闻 >

「最美乡愁看建水」曾力:建筑修缮唤醒城市文

入目皆是市井喧嚣,放眼尽显古城风韵。4月的建水,炽热的骄阳仍难以抵挡游客的热情,朝阳楼、文庙、朱家花园等景点人潮涌动,为这座屹立千年的古城再添繁华。而沿着青石板路上深深浅浅的岁月印记不断前行,则又仿佛回到了静谧祥和的“古临安”,“青砖、青瓦、白墙、斗拱”,藏匿于街巷之中的一处处院落,在闹市中独享着自己的安静与从容。

位于迎晖路的焕文书院就是其中之一,穿过大门走进四方庭院,四角屋檐的遮阴下凉意沁人,相互掩映的鲜花与古树,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无一不诉说着这里的闲适与精致。

“焕文书院是建于清康熙时期的老书院,前身是建水县第二小学,无论是在这里求学还是生活,每时每刻都会被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包围、熏染。”作为书院修缮投资运营方,曾力喜欢用更为传统的“主事人”来介绍自己。他说,建水县第二小学搬出后,书院曾一度荒废,与合作人简单商定后,一拍即合决定作为民间资本入驻修缮。

“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建水人,受这方水土养育、文化滋养,对于书院,我们有很深的感情。”曾力说,自己的爷爷就曾作为焕文书院民国最后一任校长和新中国第一任校长,基于家庭与家乡潜移默化的影响,把书院修缮、利用好,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可以延续传承,也成了自己和合伙人的初衷与愿望。

通过对山门原始复建,礼门、讲堂、藏书楼等硬件的修复改造,区域景观和茶文化空间等设施的新建,如今的焕文书院由里到外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曾力等人要做的不止于此。“老屋修缮修的是文化,要让它们真正‘活'起来,可以承载我们的记忆,感受我们的乡愁。”曾力说,通过突出书院功能,开展国学、游学等活动,丰富文化体验,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不只焕文书院,近年来建水县相继启动了“十大院落”“新十大院落”和崇正书院等古民居、古建筑修缮,散落在古城里的一栋栋老房子陆续被激活,通过不同业态的植入,盘活了这一独特的本子资源,也实现乡村旅游与文物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共赢。

云报全媒体记者黄翘楚李树芬马喆刘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