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曹杨一村48幢三层楼房综合改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我来看看房子修得怎么样了,盼着早点入住‘新房'啊!”4月8日上午,普陀区曹杨一村63岁的居民顾老伯,在曹杨一村改造工地门口,遇到正在采访的本报记者,兴奋地说:“没事就喜欢来这里看看工程的进度,现在看上去房子修得蛮快蛮顺利的!”
图说:曹杨一村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上装设计供图(下同)
顾老伯的眼光还真准,记者昨天从曹杨新村街道获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曹杨一村48幢三层楼房,自2019年12月启动改造以来,目前工程量已经完成了大半,预计在今年6月底就能“交房”。值得一提的是,“王者归来”后的曹杨一村,将“还原”历史风貌,特别是楼顶上重新铺设的6万多块黏土机制老瓦片,还将是“原来的模样”,呈现一片又一片的红彤彤。
图说:曹杨一村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劳模“老房”存在安全隐患
把曹杨一村誉为“王者”是有历史缘由的。曹杨一村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张“住宅建设要优先考虑工人阶级”。市政府希望通过两个试点项目(“1002”户和“两万户”)起到带头作用,号召全市企业妥善解决职工住房问题。1952年,第一批1002户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携家带口,搬入刚刚建成的曹杨一村,就是那个 “1002”试点项目。
曹杨一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新村里的工人家庭一度成为许多外宾参观的对象。普陀区志记载,曹杨一村从1955年至20世纪90年代,持续接待了世界15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7209批,共10万多人次,平均每周有4—5批外宾。
图说:80年代的曹杨一村(加建为三层)
从高处望去,红瓦白墙的曹杨一村尽显“王者风采”。但历经70年风雨,曹杨一村也已“老去”,其居住环境、质量和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居民承受着‘如厕不便、洗浴不便、烧饭不便'等厨卫合用的尴尬,‘油烟满屋、虫害横行、电线乱穿'的居住困境,以及房龄老旧、结构不稳、设备老化、人口老龄化严重、违建较多等现实状况,且建筑加过层数,部分建筑材料已有老化趋势,带来了不少的安全隐患。”曹杨新村街道成套办负责人施欢告诉记者,从2018年起,普陀区委、区政府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将旧住房成套改造定位为重点工作,提出了“打造美丽普陀,不能留下死角,增进民生福祉,住房改善为先”的目标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总体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普陀区政府2018年非成套房屋的改造计划,曹杨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的项目应运而生。
图说:曹杨一村修缮后总体鸟瞰效果图
“一户一图纸”设计个性化
因为曹杨一村属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改造的要求“特别严”。承担工程修缮设计工作的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责任设计师金晓明介绍说,根据规定,修缮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主要立面不得改变,重点保护部位要严格按原式样、原材质、原工艺进行。曹杨一村实施改造过程中,既要保留保护有特色、有价值的原重点保护部位,又要解决建筑的安全隐患、满足现行的房屋质量要求。“要做到这样的‘两全其美',我们确定了3条设计思路。”
图说:项目责任设计师金晓明介绍,楼顶上将重新铺设这些黏土机制老瓦片。江跃中 摄
注重保留曹杨一村“邻里单元”、扇形行列式分布的规则特色以及空间肌理,保证建筑总平面布局及轮廓形制不变,通过道路和绿化整治,突出风貌特色;建筑经房屋安全检测评定为严重损坏房屋,需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现有建筑间距系数和外立面形式不变,并保证整体外观改造后北立面的形态和原立面相近; 重新规划室内公共空间的布局,满足每户居民都能拥有独立的厨卫设施,同时保证住户的居住面积不改变,还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