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宋元建筑--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
在山东省聊城市,有一座楼阁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兴,历经六百多年屹立不倒,而且有趣的是,这座楼最初默默无闻,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到了清代却成了皇帝眼中的宠儿,这是那座楼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座运河古阁--光岳楼。
聊城古称东昌府,光岳楼位于山东聊城的古城正中心,是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古城区布局方正,方圆一平方公里,以光岳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纵横交错,古城外围是环绕一周的东昌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聊斋志异》、《金瓶梅》、《老残游记》等,都有关于东昌湖、东昌府的描述。
光岳楼建于明代,自从建造之日起,除了外观整修,内部结构从来没有改变过,如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光岳楼究竟是谁建造的呢?这还要从《京杭大运河》讲起,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运河成了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运河沿线的城市日益繁华,聊城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聊城称东昌路,元朝末年大将徐达、常遇春,从现在的南京挥师北上征讨元大都,他们沿着京杭大运河向北步步推进,公元1368年二月,常遇春克东昌山东平。
明朝初年,东昌路改为东昌府,镇守将领名叫陈镛,陈镛看到东昌地势平坦,防御上先天不足,于是加紧修筑城墙。城墙修好后,每个城门都设有水门、吊桥、潜洞和暗门,虽然城池规模不大,但贵在防御能力强,光岳楼的修建就在城墙之后。据说,陈镛利用修城剩下的木料、砖石建造了这座楼。那么,这座楼是做什么用的呢?
我们沿着楼梯登上顶楼,就可以找到答案。极目远眺,古城、东昌湖尽收眼底,远处的城市景观也看得很清楚。在百废待兴的明朝初年,建造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应该考虑的是军事瞭望,报时报警。正因如此,当时的光岳楼并没有正式的名字,人们随便地称它:余木楼、鼓楼,也有人称它东昌楼。
光岳楼就这样在建造之初的一百多年里,默默无闻地存在着。直到明朝弘治年间,一位京城官员路过这里,才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光岳楼。
据说,光岳楼这个名字和泰山有关。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群山之尊、五岳之首,也是历朝历代人们心目中的神山。光岳楼距离泰山一百多公里,虽然距离很远,但在初建光岳楼的人心目中,也许它带来的震撼可以比拟泰山。
公元1496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路过今天的聊城,与太守金天锡一起登临此楼。在李赞看来,这座楼高壮极目,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是一座正四棱台,四个正方向开辟拱形过街通道,主楼有四层,称为四重檐。
楼的墩台高两丈七尺,主楼高七丈二尺,合起来就是九丈九尺,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李赞和太守登上顶楼,特意写下了他们的感想。“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随后,他们取“近鲁而有光于岱岳”之意,命名光岳楼。
如今,走进光岳楼主楼第一层,首先看见的便是一尊高高在上的鲁班像,光岳楼为什么要供奉鲁班呢?相传,此楼初建时,工匠们对设计方案争论不休、难以定夺。这时,一个白胡子老头出现了,他手里拿着一个模型,这正是大家想要的阁楼。于是,大家按照模型放大100倍开始造楼,建造过程中,有一处卯榫总是活动,结构不稳定,大家毫无办法。
这时,白胡子老头又出现了,只见他砍了一大堆木契子,然后用手一指,契子就全都飞上卯里,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高楼马上稳固了。工匠们赶紧磕头叩谢,抬头时却发现白胡子老头不见了,大家都说,这是祖师爷鲁班显灵了。于是,人们把鲁班供奉在楼中每日祭拜。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光岳楼的建筑结构,确实非常有特色。
光岳楼的最主要部分就是32根金柱,由内槽金柱和外槽金柱组成,柱列的分布基本上按照宋代《营造法式》规程来做的,所以说光岳楼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宋元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