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复苏·上海篇 | 建筑可阅读,城市可追
「城市复苏计划 Urban Revitalization Plan」
基于多年深耕行业的经验累积与对业内趋势前瞻性的敏锐触觉,ARCHINA建筑中国开启全新栏目“城市复苏计划Urban Revitalization Plan”。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发掘城市中不同类型与尺度的项目故事,寻找“复苏的城市空间”,从专业深度和情感温度双重角度进行创新表达,传递空间、城市价值,希望在先行者表达思考结果的同时,也能推动从业者的再思考,接力城市发展。
导语
ARCHINA建筑中国从上海成立之初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一路走来见证了上海的成长,也深深为这座城市着迷,许多历史建筑赋予了上海一种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因此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是“复苏”上海这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上海所交出的“答卷”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许多有温度的故事与生活。如今面对急需“复苏”的全球城市越来越多,上海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城市发展思路?带着这一问题,本文将试图探求对于老旧建筑以及街区活力再生问题的思考。
点点点?
往下看???
城市发展思路
有哪些值得借鉴的
哥伦比亚公园
思南公馆
再到1933老场坊
从新天地到田子坊
01
新天地
☆借鉴理由: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
上世纪末,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
瑞安集团提出了一个石库门建筑改造的新理念,
即改变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它新的商业经营价值,
把百年的石库门旧城区,改造成一片充满生命力的新天地!
多年过后,上海新天地不仅改写了石库门的历史,还对本已走向历史文物的石库门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成为城市的新坐标。2020年,新天地入选2019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南里主要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建筑为辅。北里则以石库门建筑为主,保留的建筑表层,更新的内部机能。一条街串起南北,实现新旧对话。然而一个旧字,代价却远远超过新砖旧瓦,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过往岁月、闲话里弄,如今每一处可触摸的历史,是游走于打破与延续的平衡结果。所以如今漫步其中,我们依旧还能在门外感受到石库门弄堂的岁月,踏入门中却又可以感受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展示着上海“摩登的内与外”。
02
田子坊
☆借鉴理由: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拆除重建
如果说外滩展示了上海的实力与包容,
那么田子坊则展示了上海老街坊、小巷弄的时代风情。
郑时龄院士在《人民日报》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泰康路:按到了时代的脉搏》的文章:“如果旧式建筑都拆除了建高楼,还是上海吗?如果上海里弄住宅都按照新天地的模式改造,普通老百姓住哪里?”幸运的是,这里没被拆除,当初的居民依然居住其中。区域内各种不同时期的建筑、老工业厂房等也都被保留下来。
科学、可持续的改造方式,让田子坊走向了一条注重发展都市知识文化产业的道路,平衡了城市资源的可持续配置,最终实现了社会综合利益最大化。如今的田子坊是上海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于华丽绚烂的新天地,这里展示的是上海亲切、嘈杂的日常一面。随处可见被精心装置的小店,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在方寸间不经意的展示着独属于东方的海派魅力,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逗留驻足。
03
1933老场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