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
    主页 > 期刊导读 >

王兴田

1961年出生

1979年入学天津大学建筑系(学士、硕士)

日兴设计?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经理、总建筑师

2015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13年蓝星杯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银奖

2011年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2011年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奖二等奖

2011年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从18岁进入到天津大学建筑系读书到后来毕业工作,整个过程对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乃至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选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在天大的点点滴滴,虽然物质上并不富足,但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是人生当中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通过4年的学习,我对建筑学也有了比较框架性的了解,并且认识到建筑应该放在城市空间中去研究。于是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城市设计研究方向,师从沈玉麟教授,开始了对国内外城市建筑体系的学习。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的基本功,以及他们废寝忘食、深入钻研的态度对我们此后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天大“实事求是”的校训在我学习、生活、情感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潜移默化。正因为天大给我们打下这样扎实的基础,人生道路上的建筑才可以盖得更高。

1.2 深圳正中隐秀山居酒店3 何振梁与奥林匹克展览馆4.5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自从事建筑设计之初,我便开始思考,创作中应遵循怎样的本性、原则,才能做出令人舒心、继而为人所感动的建筑。

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对地域环境因素的考量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我创作伊始首要纳入的问题,以及方案推敲的重要准绳。就建筑师自身而言,凭借先验的、精英化的、程式化的思考,很容易使本属于地域环境中系统整体的建筑要素受到束缚。建筑在与所处地域的自然、社会、人文、材料和建构技术等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构成其内在的逻辑、秩序,保持着与自然、人文、社会的有机共存,成为地域自生根的生活智慧的结晶,存在于“此时、此地、此人、此境”的地域生活中。

多年前我涉猎到“在地”一词,觉得它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建筑与其所处的地域之间的关系。“在地”来自英文in-site的翻译,原意为现场制造。“在”指代空间,也表示对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因素的限定,当作为与地点相关联的介词时,既表示一种存在的状态,也是将这种状态表达并彰显出来的过程与行为。“地”表示大地、地区等。“在地”概念中的“地”涵盖了地域、地方、地点“三地合一”的概念。“在地”作为一个外来词汇,被当下建筑界学者诠释为“建筑与大地难以切割的关联,进而联系到特定的自然和文化语境下的地方环境或地域风土”。所以,建筑设计中的“在地”概念,强调的是建筑物本身与所处的大地以及形成于其上的文化、风土等地域特性的依附关系。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来解释,是对千百年来中国人天人合一、因势造物、自然天成思想的延续与传承。而所谓“在地”设计就是要使建筑师摆脱自身的主观臆测带来的约束,从客观的、原发的作用因子中着手,寻找诸多特定的地域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将建筑设计从单纯的空间场所的视觉感中解脱出来,并使它在当代语境中通过方法论科学地呈现,逐渐在问题的解决中进入实质性状态。如此,回归建筑设计的本体意义,才是建筑设计的关键魅力所在。

因此,“博风汉骨”成为我建筑创作的基本思想,即以中国地域、历史文化为根基,博采众多异域文化之精华,努力探求历史与当代的契合,尊重城市文脉和地域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将我国文化本质的东西定义为“汉骨”,为内核文化,博采外来的优秀文化为“博风”,为外缘文化,整合在一起就是“博风汉骨”。最初提出“博风汉骨”是致力于我国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后来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产生许多的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存质量,建筑创作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机应答,并超越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重新诠释建筑创作的真实意义,不断丰富“博风汉骨”。“博风汉骨”体系成长历程是以理论为支撑,分为“脉”(建筑文化观)、“构”(建筑城市观)、“敛”(建筑环境观)三方面的建筑内涵,为建筑文化、城市、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汇入新的创作源泉。“博风汉骨”更多的是对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窘境、环境压力的应答,以及如何引导设计到有秩序的状态。如此而言,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