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
    主页 > 期刊导读 >

覃力

1957年出生

1978年2月入学天津大学建筑系(77级,学士)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辑

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设计银奖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2000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

2007年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铜奖

天津大学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首先就是那些教过我们的老师。非常幸运,我们这一代遇到了最好的一批老师。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先生有冯建逵、沈玉麟、童鹤龄,年轻一些的老师有胡德君、彭一刚、聂兰生、张文忠、章又新、黄为隽、方咸孚、荆其敏、肖敦余、魏挹澧、王乃香、王淑纯、高珍明等等。老师们渊博的学识和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使我们终生受益,不仅引领我们步入建筑之门,而且,还培养我们继承了天大那种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与现在不同,没有教材,各方面的信息也很少,全靠老师们亲自动手绘制示范,手把手地教,我们最初对建筑的认识,几乎全部源自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在建筑表达方面,老师们更是各有绝活,有的擅长水彩,有的擅长水粉,有的铅笔画非常漂亮,有的钢笔画非常漂亮,令我们十分羡慕,直到今天都感觉受益匪浅。

1《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共同译著)2《中国建筑》3《日本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向》4《日本的前卫建筑师》(译著)

5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数学实验楼扩建6.7 安托山博物馆公园

3月27日是密斯的生日(1886年3月27日),尽管这里要谈的是对当前建筑现状及建筑教育方面的感受,但我们还是先从密斯说起,以示对密斯的缅怀。

关于建筑形式

密斯的建筑纯静、简洁,空间中蕴涵着强烈的感染力,其代表作巴塞罗那展览馆至今仍然震撼人心。“少就是多”是密斯的名言。据说他当初讲这句话的时候,主要指的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后来其涵意被演绎成“简单的东西也同样可以丰富”,并臆指为“现代的简洁形式可以胜过传统的复杂形式”。其实,密斯一直是反对过分关注形式的,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建筑形式语言,但是,他的建筑却是一个时代文明的表现。正如他在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时,常用“时代” “文明”这样的语汇一样,他所追求的是属于整个时代的东西。

中国近些年来设计水平提高很快,好建筑越来越多,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关注形式的倾向,好像只有形式才是大家都关心的东西。领导在布置任务时,总是先入为主地要求要什么样式的建筑,开发商也常常以自己的好恶来左右建筑师,有些建筑师也希望通过建筑形象来获得更多的东西。所以,形象夸张、“假大空”一类的建筑才会层出不穷,甚至,还经常闹出逆时代而动的山寨中外古建筑的笑话。对于这种情况,建筑师也实在是无奈,只能是凭运气,修炼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设计。

关于建筑教育

密斯是包豪斯的最后一任校长,后来又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工学院担任建筑系主任,可以说是现代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包豪斯的建筑教育,强调建筑工程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在教学中见到实物,要有动手能力,要去工地现场,教师在授课时,非常注重讲授各种建筑材料的构造、工艺制作方面的知识。据密斯的学生高山正实讲,密斯在上设计课时,经常会拿个构造模型,向学生们展示结构构造节点,讲解怎样改进效果会更好。而且,密斯只谈实际问题,从来不讲什么高深的哲学话题。按照高山正实的说法就是:“像工匠师傅带徒弟一样”。

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今天中国的建筑院校中已经极为少见。现在的大学都重视科研,不管专业之间的差异,建筑设计也要求按照理工科的标准考核,追求科研和检索,致使教师们的实践机会锐减,很难能做到像密斯那样授课。虽说,现在很多学校也聘请有经验的一线建筑师来学校讲课,但是一般都做不到像专职教师那样每天都来上课。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设计课,居然整学期让学生自己去校外找设计院或别的学校的老师来带,把教学推给了社会。可见,我们的建筑教育也是到了必须反思一下的时候了,应该认真考虑改变一下考核标准,抛开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按照建筑学专业的特点组织教学,以使建筑教育能够根据专业的特点,多动手、多实践,更务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