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互联网快速成长的背景下,国家、组织和个人面临着诸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压力。为应对这种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组织内部的发展变革,企业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组织所掌握的知识。知识分享行为则是将掌握的知识与其他人进行共享,进行知识互动的过程,是一种个体和企业员工自愿做出的行为,企业组织将内部员工各自的知识优势整合在一起,为整个企业的知识获取、应用和创新提供了巨大帮助,为整个企业组织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因此企业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成为组织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也亦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现有关于知识共享行为学者们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知识共享行为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并进行展望。
一、文献综述
(一)知识的内涵及类型
1、知识的内涵
知识是一个名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信息。现有关于知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国外学者Nonaka&Takeuchi(1995)认为知识不简简单单是一种信息,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想法被证明成真实可信的。Davenport&Prusak(1998)则认为知识不仅是信息,还有掌握知识的个人所拥有的经验,个人价值观,专业洞察力和当时的情境信息。这些要素的混合所组成的知识又可以形成新的经验和信息。国内学者孟鲁洋(2005)的想法和Davenport&Prusak比较一致,都认为知识不简单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融合了个人的背景经验,洞察力和解读反馈能力。从价值观角度来看,拥有这种特殊的知识就有了“市场价值”。
2.知识的类型
知识可根据不同的关注点,划分出多种多样的类型。例如知识的表达形式不同,就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知识的编码格式化不一样,就有可编码和不可编码的知识之分。知识的思维形式不一样,就有意识知识和无意识知识之分。还有知识的传播形式不同的话,也可分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现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类型最为常见。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向人表达和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指不可通过语言和文字向人表达和传递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在1958年Michael Polanyi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以书面文字、图型、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另一类则不可以。Nonaka&Takeuchi(1995)在波兰尼研究基础上强调隐形知识与个体息息相关,它包含个体的经验、信念、价值体系以及个体对于外界的感知和判断。 Haas 和Hansen(2007)认为,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和文字传递的,比较客观,而隐性知识偏个人主观,是个人的经验、技巧,不易表达和传递,二者相比虽然隐形知识虽不易表达和传递,但是对于个人的工作发展至关重要。李倩和程刚(2014)结合企业认为,隐形知识是在企业的文化背景下,员工、团队、组织拥有的关于组织生产、经营的知识,这种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
(二)知识共享的概念
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最初来源于知识管理研究,并未成为一个独立变量进行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将知识共享行为从知识管理里面划分出来,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展开研究。
现有关于知识共享行为定义的研究主要包含过程视角和效果视角,但是无论是哪种角度,知识共享行为最终还是由员工的行为。因此对于知识共享行为概念都是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知识共享行为的过程视角,顾名思义就是关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如何转化的,其属性是如何变化以及共享主体间的交互等等。而知识共享行为的效果视角也很好理解,就是关注知识分享行为的结果。对于这两种视角,不同的学者都有自己的理解。Nonaka和Takeuchi(1995)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共享行为是一个过程,重点关注的是个体间的知识互动,并且这种互动会慢慢由员工间的互动,扩大到员工在整个企业组织内的分享。Senge(1997)通过研究认为,知识共享行为重点关注结果,是知识拥有方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接受知识的人利用这些知识会产生新的想法。和Senge 想法类似,Nancy(2000)认同知识共享是一个结果,重点关注接受知识的一方获取这些知识后能够吸收并加以利用。Ardichvili(2003)认为知识共享行为是一种互动过程,知识的拥有者向知识的需求者传递知识,知识的需求者则对这些知识能够吸收利用。